“大地女神”“湄龙”系列国际联合行动取得成果 海关联手打击固体废物和濒危物种走私
发布时间:2024-11-26 14:49:08 新闻来源:海关总署网站 浏览次数:127次
图为:“大地女神”和“湄龙”国际联合行动总结会在厦门召开 朱斌/摄
11月19日在厦门召开“大地女神”和“湄龙”国际联合行动总结会。2024年“大地女神”第十期行动各方共报送450起查获案件,涉及固体废物约1万吨,消耗臭氧层物质约369吨;其中,中方报送11起,涉及查证废皮革、废塑料、废纸、废金属、电子垃圾等各类固体废物2808吨。2024年“湄龙”第六期联合行动期间,行动各方报送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走私案件138起,涉及各类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约26吨;其中,中方报送52起,约0.26吨。
2018年至2024年,中国海关在世界海关组织框架下连续发起打击固体废物走私“大地女神”第四期至第十期。同期,中国海关与越南海关在世界海关组织框架下连续发起六期“湄龙”国际联合行动。
据介绍, “大地女神”系列行动充分契合大多数成员的执法合作需求,成为全球海关生态环境执法合作的公共产品。近年来“大地女神”系列行动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持续释放长效机制作用。第四期到第十期参与成员数量历年均维持100个左右,共查获案件1380起。中国海关提出的建立和完善全球监控固体废物跨境运输和打击固体废物走私执法合作长效机制持续发挥作用。二是持续关注走私趋势变化。全球固体废物走私呈现不断漂移的态势,联合行动反映出东南亚、西非、东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查获的固体废物走私入境案件明显增多,引起各方关注并采取针对性行动。三是持续加强政策与执法协同。国际法框架下政策与执法的协同作用日益显现。2021年1月《巴塞尔公约》塑料废物修正案生效,2022年3月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决定制定《全球塑料公约》。中国、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和欧盟国家不断加强塑料污染治理与循环利用和塑料废物越境转移管控的力度。“大地女神”系列行动从执法层面落实国际国内政策法规,为执法实践积累有效做法。四是持续推动废物退运。废物退运有利于压实源头责任,推动源头治理。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海关积极探索各种形式开展退运工作。
“湄龙”系列行动得到世界海关组织秘书处、世界海关组织亚太地区情报联络中心、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等各方支持,已成为亚太地区海关执法合作的公共平台和旗舰项目,近年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注重分析走私趋势变化。海运渠道查获的大案呈现良性下降趋势,跨境快件和邮包、旅客携带、边境陆路走私等案件占比增多;除象牙、犀牛角、穿山甲等热门物种外,濒危木材等走私受到广泛关注。二是注重全链条执法合作。充分发挥大数据建模、风险筛查和预警、非侵入式查验等手段发现并查获走私,且重视在查获之后对跨境走私团伙开展联合调查、跨境控制下交付等全链条打击。三是注重提升执法能力水平。与有关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合作,通过举办研讨、培训等,提升成员打击洗钱、网络犯罪等关联犯罪的能力,加强新兴技术在执法合作场景中的应用。2019至2024年共3次在华举办打击濒危野生动植物走私培训班,为来自东南亚、西非、东南非20余个海关的100余人次提供培训。四是注重调动各方力量。加强与行业组织、航空公司与口岸、互联网企业的沟通协作,将打击犯罪与预防犯罪有机结合,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倡导自觉抵制购买和携带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行为。
据悉,2017年12月31日起,中国政府全面禁止国内商业性象牙贸易,中国成为禁止象牙贸易最为严格的国家。2021年1月1日起,中国政府全面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
中国海关持续保持对固体废物走私严打严控的高压态势,持续开展“蓝天”专项行动,深化内外执法联动,强化退运惩处。2018年至2020年,缉私部门刑事立案侦办固体废物走私案件1070起,查证涉案废物394.41万吨;2021年1月1日起,中国政府全面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2021年至2023年,缉私部门刑事立案侦办固体废物走私案件318起,查证涉案废物21.25万吨;2024年1至10月,缉私部门刑事立案侦办固体废物走私案件下降至51起,查证涉案废物6.19万吨,其中当年新发走私废物犯罪案件19起,查证涉案废物2.05万吨。经过中国海关锲而不舍打击治理固体废物走私,固体废物走私案件数量和查证数量均呈现良性下降趋势,我国固体废物走私态势整体平稳可控。
中国海关对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采取“零容忍”态度,通过织牢口岸监管防控网络,建立打击濒危物种走私常态化机制,不断深化国际执法合作,持续提升综合治理效能,濒危物种走私案件数量和查获数量由2019年最高点467起下降至2023年的172起,查获象牙走私数量更是从9.2吨降至不足百公斤,呈现良性下降趋势。近年来中国海关积极承担中转国的责任,采取智能审图、大数据分析、国际情报交换等“智慧海关”手段提升对国际中转邮包的查获率,并通过国际执法合作延伸打击,与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执法机关开展合作,全链条打击跨境野生动植物走私犯罪,形成了打击国际中转邮包走私国际合作的“深圳模式”。2020年10月至2024年10月,通过“深圳模式”与泰国、越南、新加坡、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境内外共查获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约70千克,濒危野生植物1925株。该模式广受国际好评,荣获2023年联合国环境署亚洲环境执法奖创新奖类别。
中国海关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不断提升专业查发与打击效能。一是强化技术赋能。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在执法场景中加强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助力执法人员开展风险分析、智慧查缉,通过技术赋能提升固体废物和濒危野生动植物走私查发能力。二是强化刑事打击。坚持“破大案、打团伙、摧网络”,严厉打击生态环境类走私犯罪,针对近年来走私手法越发隐蔽、走私路线频繁漂移、走私方式化整为零等特征加强研判,做到露头就打、打早打小。三是强化综合治理。积极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整治行动,通过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实现对走私购、运、储、销各环节的全方位打击、预防和治理。四是加强国际执法合作。强化与走私来源地、中转地和目的地海关、环保、警察等执法部门的政策协同、情报交流、趋势研究、联合调查、退运返还、能力建设等合作,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合作,不断完善打击固体废物和濒危物种走私的合作机制,共同打击跨境走私活动。
中国海关代表在此次总结会表示,固体废物和濒危物种走私是全球性问题,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可以靠一己之力解决,只有来源地、中转地和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责任共担、共同治理,打击与保护相结合,惩罚与预防相补充,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面临的困境。中国海关倡导的打击固体废物走私和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走私“责任共担、共同治理”的合作理念得到各方热烈响应。
此次总结会由中国海关总署和世界海关组织,会议主题为协同与创新:赋能海关 绿色未来。来自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关等执法机构、16个国际组织共计130余名代表出席。